中华文化论坛

  • 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民族主义

    徐红

    本文从分析文化全球化的内涵入手 ,指出正在兴起的全球文化虽以西方文化作为普世文化 ,但确实具有一些超越民族文化的共性。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是和文化全球化相伴而产生的现象 ,在文化全球化和文化民族主义的互动关系中 ,全球文化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乃至冲突是显而易见的。在中国日益走向全球化的今天 ,确立起以民族主义为基点的全球化视野十分重要 ,但中华文化的复兴不应以排斥全球文化和全球价值的引进为前提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论中国古代的仇富心理

    谭平

    仇富心理及其表现是中国古代社会阶级矛盾与对抗的一种集中体现 ,影响巨大。本文主要从社会心理学与政治经济学相结合的角度 ,以中国古代人治的社会制度必然产生的权力失控与权力滥用为切入点 ,探讨了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仇富心理源远流长的原因和后果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武”与“侠”的合流和分异——论唐传奇中侠客形象的演变

    熊海英

    唐代豪侠传奇塑造了一大批各具风姿的侠客形象。通过类型分析发现从中唐到晚唐 ,侠客特质发生了从义侠到武侠的变化 ,这个演变的核心线索即是“武”与“侠”的观念的合流与分异。“武”、“侠”观念的分合变异是时代背景和士人这个特殊社会阶层自身文化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而导致的。作为中国武侠小说的开端 ,蕴涵于唐代豪侠传奇中的“武”、“侠”观念的转变为后世武侠小说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视野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十七世纪文人社集与文学思潮的演变

    许振东

    本文从文风与文学思潮演进的角度 ,论述了十七世纪文人社集活动的发展。具体来说 ,共分东林时期、复社时期、惊隐诗社时期、新一代文人群更生时期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文风与文学思潮 ,各有变化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百年来《水浒传》成书及版本研究述要

    纪德君

    本文对 2 0世纪以来《水浒传》的成书和版本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与总结 ,内容涉及《水浒》的成书过程、成书时间 ,《水浒》版本问题中繁本与简本的关系、版本的演变 ,以及《水浒》祖本及金圣叹是否腰斩过《水浒》等问题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近代日本对于四川文化教育的影响初探

    蓝勇,阚军

    本文从日本教习、留学日本、日译出版物三个方面对近代日本对四川文化教育的影响作了较系统的研究 ,将以前有姓名可考的在四川的日本教习由 77位补充至 93位 ,并提出清末在四川的日本教习应在 1 0 0位以上 ,四川是聘用日本教习较多的省区。本文中提出清末在日本教习进入四川前西方教育在官办学校的影响十分小 ,而留学日本的留学生数量相对较大 ,故日本对四川文化教育近代化的影响比其它地区更明显。文中最后提出日本对四川文化教育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四川的政治军事社会各个层面 ,在历史上强弱交往的“失权规律”和“得益前提”的背景下 ,提出要区别日本政府的主观企图与文化传播的客观影响、日本文化人的个人情怀间的关系 ,以客观公正而历史地评价日本对近代四川文化教育的影响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新诗诗性空间的开拓(1917—1937年)

    周云鹏

    新诗的诗性空间自五四文学革命以来就一直不断地在开拓着。在第一个时期( 1 91 7— 1 92 5年 ) ,由于用白话写诗在文学革命初期主要表现为一种语言革新的策略 ,新诗的诗性主要体现在对以白话自由地表情、达意、状物的追求上 ;至郭沫若诗歌创作才真正使白话诗成为新诗。在第二个时期 ( 1 92 6— 1 937年 ) ,出现了对“纯诗”诗性、新诗的格律诗性以及以左翼文学为代表的政治功利主义诗性的多元化追求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自宋至清四川民间建寺兴佛活动初探

    向世山

    本文从清朝嘉庆年间编纂的《四川通史》中采撷民间修建寺庙的史料 ,说明百姓的信仰对一地的佛教是否兴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成都当代建筑风格评析

    傅红,罗琳

    成都是由古蜀国发展演变成现代化大城市的 ,两千多年以来 ,成都一直是四川地区行政区划的首府所在地。新中国建立以来 ,成都的城市建设飞速发展 ,成都已经成为一座历史记忆模糊的城市。那么 ,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主题是什么呢 ?本文试图对近二十年来成都典型的建筑风格及其相关的经济、社会、文化因素作分析 ,以探讨多种风格并存和发展的可能性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论川南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

    “川南旅游资源研究”课题组

    如何有效整合四川省旅游资源 ,构建旅游精品片区 ,设计与之相协调的旅游路线 ,是关系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文章探讨了川南峨眉山—乐山和自贡—泸州两大旅游精品片区旅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提出了整合的基本构想 ,设计了整合的具体模式和相应的旅游路线 ,并论述了整合中应当注意的有关问题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论四川古镇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保护与利用

    王雪梅

    古镇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型。四川古镇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体现在其观赏、史学、文化、审美、科考、休闲等方面的价值上。要使四川古镇的旅游价值能充分体现出来 ,必须重视对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谈当代民间文化建设

    张劲松

    优秀民间文化 ,是建设中华当代先进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的基础 ,也是实现先进文化的大众性的重要途径。因此 ,应当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抓好民间文化的清理、抢救、保护、开发和创新工作 ,建设“三个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先进民间文化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方言》的创作与扬雄的民族思想

    郭君铭,彭澜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张陵养生思想片论

    黄永锋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 金代道教述论

    王德朋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 燕赵文化脉理探析

    陈旭霞

    古老的燕赵大地孕育了灿烂的燕赵文化。从泥河湾旧石器文化到磁山文化 ,从以“慷慨悲歌”为稳定标志的传统燕赵文化到以西柏坡精神为灵魂的革命燕赵文化 ,从唐山抗震救灾到抗击非典斗争中表现的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现代燕赵文化 ,几千年来 ,河北人营造的燕赵文化 ,一次又一次地冲刷着威严而坚固的黄土文化 ,为中华文化增添了一层又一层的辉煌。如今 ,燕赵文化依然以自己鲜明的特色 ,活跃的实践 ,为河北乃至中国的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蜀汉政权与罗江

    沈伯俊

    在蜀汉政权的发展过程中 ,今罗江县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主要标志是 :其一 ,庞统墓是四川省最早、最完整的蜀汉遗迹 ;其二 ,鹿头山是诸葛瞻抵御邓艾的古战场 ;其三 ,白马关古驿道是四川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古蜀道。可以说 ,罗江山水见证了蜀汉政权的兴亡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略论毛宗岗《三国演义》评点中的文人文化

    谢超凡

    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 ,在进行文学性的针砭之际 ,还融入了毛宗岗对文人文化的关照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在评点中以历史对应现实而论及当时社会文人风雅生活情态 ,二是在评点中表露了对当时社会文人德性失落的焦虑 ,三是对当时社会“文人无用论”的反思与辩驳。其中尤以最后一个层面最具有文人文化的本体性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董仲舒的两种义利观

    唐赤蓉

    对董仲舒的义利观 ,或以义利两有 ,或以言义不讲利来概括。结合他的哲学、人性论来认识 ,董仲舒的义利观实际上包括这两种观念。他的义利两有 ,是与哲学上的自然之天及人有贪仁之性的人性论相联系的 ;而言义不讲利则与哲学上的有意志的道德之天 ,及其只有仁义才是人的本质的人性论相联系。但他的两种义利观又是相互补充的 ,既看到了义利的对立一面 ,又认识到了义利的统一一面 ,是对先秦儒家义利观的总结 ,并有重大的理论发展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非《庄》”思想述论——从荀子到葛洪

    李延仓

    荀子、扬雄、王坦之从儒家 ,而葛洪从道教神仙学立场 ,分别对《庄子》提出了批评 ,于是形成一种“非《庄》”思想。但他们在这种“非《庄》”思想中对庄学又有所肯定和吸纳 ,这可看作《庄子》在其流传过程中 ,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层面 ,接受社会检验的结果 ,是其哲学正、负双重社会效果的真实反映。这种“非《庄》”思想既彰显了儒道互济、互补的历程和早期道教取舍、改造原始道家 ,进行理论创造的历程 ,又是庄学史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 ,并构成了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陈兵

    “圆融”是“中国化”佛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由中国佛教理论家所创造。圆融思想虽是中国佛教大德禅观中的智能并主要运用于禅观 ,然其理、境无不本于印度大乘经教。在中国佛教中 ,圆融思想并非只是哲学的玄想、思辨的游戏 ,而是宗教修持和世俗应用的指针 ,这是佛陀说法的基本精神 ,也与本土儒、道诸家哲学终归于伦理践履的传统相符契。圆融精神 ,已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优良传统 ,深深影响着古今的中国佛教。其深刻的意蕴和独具的价值 ,对当今世界和全人类而言 ,特具现实意义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论熊十力哲学体系中的华严宗思想特征

    孟令兵

    本文首先简介熊氏对于印度大乘佛学空有二宗思想的总体评价 ,进而分析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范畴“体”和依体起用的“变”之含义 ,以此说明熊氏体用相即的哲学思想中浓郁的华严宗的思想旨趣 ,这种思想还体现在熊氏对其本体论的“基石”———刹那生灭义的阐释中。尽管早已有学者指出熊氏哲学主要受到中国佛学台、禅、贤等所特具的如来藏系思想的深刻影响 ,但本文首次详细地论证了熊氏的哲学体系中实则更主要体现了华严宗法界缘起思想 ,以为更深入理解熊氏哲学思想的整体特征 ,提供一比较新颖的视角和理路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澳门族群与多元文化:16-18世纪澳门天主教与中国传统宗教

    张泽洪

    16- 1 8世纪是天主教在澳门传播发展时期 ,澳门从此成为不同族群汇聚之地 ,也是多元宗教文化交汇的地域。葡萄牙人的天主教与华人的中国传统宗教 ,在澳门岛共同生存发展。澳门的佛教、道教保持了固有的模式和传统 ,妈祖、关帝等民间信仰更具地方特色。本文从澳门族群与多元文化的视野 ,分析了 1 6- 1 8世纪澳门天主教与中国传统宗教的互动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邓小平理论史》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成都举行

    晓轩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k]
  • 论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

    汪涛

    企业是一个由多元文化构成的价值观体系 ,企业文化不仅体现了个体文化价值观及这些价值观的融合 ,而且还与企业组织结构中的各种客观要素相联系。在企业这种多元文化的组织结构中 ,诚信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只有加强诚信文化的建设 ,才能在企业中真正树立诚信理念 ,赢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论邓小平与“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张国新

    邓小平自 1 974年 4月至 1 993年 1 1月的二十年间 ,发表了大量的关于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重要讲话、谈话、文章、批示等。他不仅精辟地分析了“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而且还创造性地阐释了涉及“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四个重大问题。由此可以看出 ,邓小平对“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态度是慎重的 ,历史定位是实事求是的、准确的 ,坚持和发展了“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研究清楚邓小平对“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认识、分析和评价 ,对于进一步深刻认识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对于深刻认识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一脉相承关系 ,对于努力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和经验 ,对于拓展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究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应该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希腊与中国古代星辰神话的文化比较

    张文安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 巴中石窟的初步研究

    雷玉华

    巴中是川北门户之一 ,是中原由米仓道入蜀的必经之处 ,是四川摩崖石刻造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研究四川石窟的源流问题 ,必须从巴中摩崖造像入手。巴中的摩崖石刻造像始凿于隋 ,盛唐达到鼎盛 ,唐天宝以后逐渐衰落。其造像风格和造像内容多由中原经米仓道传入 ,与同是川北门户的广元地区石窟有较大的不同 ,对四川腹地的摩崖石刻造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 从惠特曼学院馆藏资料看葛维汉的人类学研究

    耿静

    葛维汉是 2 0世纪初期活跃于四川一带的美籍人类学家。他对四川汉族及少数民族的宗教和习俗进行了大量的调查 ,并有较多的研究成果。惠特曼学院收藏有他的许多文献及图片资料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研究 ,我们可以了解葛维汉的学术贡献 ,并对当今的民族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庄子“无用之用”:“偷活苟全之大幸”话语下的生命境界追求

    萧仕平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 宋史研究轨迹的映射——《宋代婚姻家族史论》读后

    吴其付,卢俊勇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中国海商心路历程的缩影——读《透视中国东南》断想

    蒋朝君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综述

    曾龙霞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学界掀起了对民族精神的广泛讨论。尽管学者们对民族精神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 ,对其具体内容有不同的概括 ,对其性质有优劣之争。但是 ,大家在民族精神的当代构建上达成了共识 ,都强调民族精神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旨在通过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力量支持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当代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侯宾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欧阳修学术研讨会综述

    彭东焕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 朱熹与龙泉文化发展论坛综述

    文豪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张立文教授来川演讲

    学人

    200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