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论坛

巴蜀文化研究

  • 都江堰渠首外江新出土汉碑的初步考察

    林向;

    2005年3月,都江堰渠首鱼嘴外江河床出土东汉石像2尊,石碑1通。石碑碑文约400余字,涉及东汉都江堰"监北江堋"的堰官姓名、上下级官吏姓名、职务、堰功活动,以及汉代经学、郡县建置、乡党孝悌等内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007年03期 No.55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 川渝地区尔朱仙传说的历史学考察

    唐光孝;

    川渝地区流传着许多隋唐时期关于尔朱仙的传说故事,本文通过对这些传说故事的梳理,再对源于晋北的尔朱氏家族在北魏的家族情况和政治历程,尤其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探讨,认为尔朱氏当时出现在川渝地区一方面是为避仇,另一方面是为追寻其宗教渊源之故。

    2007年03期 No.55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晁公武兄弟在渝事迹考

    李朝军;

    南宋初期,出自北宋中原文化世家的晁公武、晁公遡兄弟曾经流寓巴渝地区。涪州是他们入峡后的立身之地和出入巴蜀的重要依托。涪州、恭州、合州、梁山、夔州等地都是他们仕宦的地方。他们曾游历过白鹤梁、丰都观等峡中名胜。晁公遡长期生活在三峡地区,曾揭露和抨击当地"尚鬼而淫祀"的社会风习。晁氏兄弟在渝的活动为他们的文学、学术建树奠定了基础,客观上有利于发达的传统文化在上述地区的传播和南北文化的交流。

    2007年03期 No.55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清代四川游民问题论析

    徐学初;

    清代四川地区因"湖广填四川"移民潮而成为其时国内游民众多且活动频繁之区,游民问题亦因之成为清中叶四川官府甚感棘手的严重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清代四川游民群体产生、游民违法犯罪活动以及清廷防治对策等进行简略的探析,指出:清廷对于四川游民问题的防治,可谓煞费苦心,刑罚甚为严酷,但因多属治标之策而非治本之道,故仅能见效一时,而不能长治久安。尤其是其超越法规范畴的酷刑峻法,更是促使游民铤而走险,以武力抗拒官府,成为动摇和推翻清廷统治基础的重要力量。

    2007年03期 No.55 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 论峨眉山佛寺园林特色

    陈黎清;

    峨眉山佛寺园林建筑虽然规模不算太大,装修也不甚华彩,但它代表了明清佛寺建筑的面貌,反映了西南汉族村舍古代建筑的风俗习惯,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的典型,表达了独特的建筑语言和艺术特征,是峨眉山历史文化的标志。佛寺既是佛的环境,也是游人居住的环境,佛寺走向人间化,走向民俗化,是佛教追求的目标。这些建筑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它深刻的含意。如伏虎寺,将供奉佛像,举行朝拜仪式和开展佛事活动的天王殿、普贤殿、大雄殿置于中轴线上,庄严肃穆。大雄殿左侧以"华严宝塔"亭为主,隔墙、横廊组成两进四合院落,大雄殿右侧以御书楼为主,以客寮四合为院,通光、采光、借景、赏景,行止自如,犹如私家大院,让人感到轻松如意。使人、佛像、建筑有着更多的感情交流,淡化了寺院的肃穆和空寂,"天人合一"更能体现佛教"人佛等位"、"入世渡生",建设"人间佛国"的旨愿。

    2007年03期 No.55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中华文化源与流

  • 《酋邦与国家起源:长江流域文明起源比较研究》序

    李学勤;

    2007年03期 No.55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论春秋时代亲迎之礼的“正时”

    勾承益;

    对于春秋时期举行亲迎程序的正常月份,一直存在着对立的看法和争论,然而争论各方却因为认识的局限而一直未能走出指俗为礼的误区。从《左传》所记载的史实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可以证明春秋时代的礼的体系中,原本就不存在亲迎月份的"正时"之说。

    2007年03期 No.55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郑玄三礼学体系考论

    葛志毅;

    汉代古文经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应推郑玄的三礼学。但郑玄承刘歆改《周官》为《周礼》且置为三礼之首,虽使孔子以来的礼学体系在内容上有所扩充,在性质上却使之有所改变。所以,郑玄三礼学实质上只是汉代礼学的研究成果代表。至于郑玄三礼学体系是否合理,从晋唐以下尤其是宋代以来,引起学者们的质疑讨论。

    2007年03期 No.55 4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 汉代公羊学政治统一思想发凡

    唐眉江;

    政治统一是汉代公羊学的重要价值追求。汉代公羊学者把尊君集权看作政治统一的保障,通过儒家传统与天人哲学论证了尊君集权的合理性,并通过"祭祀"与"尊君卑臣"来具体落实。该思想是对孔、墨、荀、韩等诸多思想综合创新的结果,能够更好地发挥尊君集权、维护政治统一的目的。

    2007年03期 No.55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津关令》与汉初关禁制度论考

    董平均;

    《二年律令·津关令》所见之扜(扜)关、郧关、武关、函谷关和临晋关,均为关东地区出入关中的重要关隘,与沿黄河渡口共同构筑起一道由南而北的军事防线。汉政府设置"五关",实行关禁制度,严格控制马匹、黄金、铜等战略物资流入关东地区,防止汉民叛逃诸侯国,与其强干弱枝的统治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五关"在汉初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中,对于加强军事防御,维护社会治安,保护汉王朝政治心脏地带关中地区的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7年03期 No.55 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道举制度与唐代士人

    王海霞;

    道举制度是出现于唐代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即修习《老》、《庄》、《文》、《列》等道家经典并以此开科取士。本文首先考察道举制度的设置、举送、开科状况及其具体实施过程,之后具体分析了道举制度的设置对唐代士人的影响,认为道举科设置不仅为唐代士人增加一条入仕道路,推动唐代士人研习道学经书的热潮,也使士人结构发生改变,还为唐代士人文学创作增加新的题材和内容。

    2007年03期 No.55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近现代文化

  • “整理国故”与“再造文明”的不同路径——从民国时期“整理国故”运动考察当时学界的不同文化理念及其冲突

    曾平;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胡适等人的大力推动下,"整理国故"运动迅速升温并蔓延全国。由胡适提出的"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成为这一运动的宗旨。以科学精神、西方观念作为整理国故的利器,开辟了国学研究的新生面;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容易犯以西衡中的毛病,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同情之了解",也缺乏对西方文明的必要反省。同时,大力提倡整理国故,还有消解新文化建设成果,走向崇古、迷古老路的危险。因此,整理国故运动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尖锐质疑,集中体现了当时学界不同文化理念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本来,这些不同的见解均有着各自独特的价值,完全可以相互沟通,并在更高的层面上得到整合;但亡国灭种的巨大阴影带来的心理焦虑,对学术活动现实效应的过度追求,加上极度的自信乃至自负,各派学者大多难以与对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对话,沉潜深入的学理探讨几乎成为奢望。这一情形使得"整理国故"运动的积极意义被部分内耗,其对"再造文明"所起的作用也被削减。

    2007年03期 No.55 7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20世纪中国近代史话语的变迁

    吴擎华;

    纵观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主要是在"革命"与"近代化"两种话语模式中展开。各个时期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术语境和精神气候规定其研究方式,左右其话语权。本文试图通过对20世纪中国近代史话语的变迁过程的回顾和述论来解读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

    2007年03期 No.55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三国文化研究

  • 再论曹操形象

    沈伯俊;

    本文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1)对于历史人物曹操,人们应当肯定其历史功绩,也有权批判其恶德劣行。(2)"为曹操翻案"这个口号,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是不科学的,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也是片面的。(3)《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是全书人物中性格最丰富、最复杂的一个人物,也是一个塑造得极为成功的艺术典型。对于当代有关曹操的某些看法,文章也予以辨析。

    2007年03期 No.55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由弹词《三国志玉玺传》谈罗贯中的《三国》原本

    陈辽;

    本文通过对《三国志玉玺传》说白部分的分析,结合作者以往的研究,认为《玉玺传》据以改编的《三国》底本,极有可能是罗贯中的《三国》原本,大约产生于1358-1368的十年间。

    2007年03期 No.55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文学与文化

  • 关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与司马相如《自叙》关系之探讨

    房锐;

    关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与司马相如《自叙》的关系,前人已有所涉猎。笔者认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以相如所撰《自叙》为蓝本,加以增改而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为我们透露了相如《自叙》中的一些重要信息,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认识价值。

    2007年03期 No.55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陶渊明文学作品中的玄学思想

    陈明;

    陶渊明思想之新与深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生态度,二是创作态度。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总体特征是崇尚自然。在看待生命问题上,他委运大化,顺其自然,表现出超然无惧的清旷风度;在看待生活问题上,他贵身尚生,遗形取神,表现出应物而不累于物的处世风貌;在看待归耕问题上,他追求质性自然,保持个性舒展,表现出超尘脱俗的人格情操;在看待精神问题上,他称心足意,归朴守真,反叛"诗言志",表现出体同大化的名士风貌。

    2007年03期 No.55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自然雅乐千古传——嵇康《琴赋》解读

    王永慧;

    《琴赋》是嵇康赋作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作品,它结合了嵇康的音乐实践经验及文学艺术才华。这篇赋作文字艳丽,用典繁复,尤其对琴声形象化的表现在我国的音乐文学史上几乎是空前的。而嵇康所要表达的不仅仅是音乐形式上的美感,他更强调在音乐审美中去感受所追求与憧憬的人生境界。

    2007年03期 No.55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丛书、类书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流传

    秦川;

    小说在中国古代地位很低,被称之为"小道",但它的创作和传播情况并不亚于正统的诗文。既然小说的地位不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文献收录它,甚至官修大型图书也要大量选入刊行?主要是因为小说具有广泛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作用。历代丛书和类书编选小说,尽管不是从小说文体的意义出发,但它们的编选对于小说起到了很好的保存和传播作用,特别是在序跋中弘扬小说的社会作用,客观上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地位,促进了小说观念朝着有利于小说繁荣的方向发展。

    2007年03期 No.55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论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的二重结构及其意义

    罗义华;

    梁启超的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在文本上具有政治与文化的双重结构,它表露了梁启超对中国文化历史与现状的隐忧,以及他在日美欧强势文化迫力下的精神反抗。正是由于政治与文化两个层面因素的复杂影响,小说的写作进程被中断。《新中国未来记》作为政治与文化文本,其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一种新小说的范式,更在于体现了作家自身的政治与文化观念,由此提供了一个透析作家自身政治、文化困境的窗口。

    2007年03期 No.55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传统哲学与文化

  • 孔老政治哲学异同之新探

    武娟;

    孔子与老子所开创的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两大家,对中国文化影响很大。本文试对孔、老的政治哲学作一解读,从他们的思想中寻找其异同:孔子以"仁"、"礼"为基础的"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与老子的以"道"为基础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哲学存在着差异,但在对统治者的要求、以民为本、追求社会和谐等方面却存在着相同之处,并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2007年03期 No.55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老子之道的哲学理解

    李远国;

    在老子的道论中,是把宇宙论、体用论、价值论合在一起探讨的。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于此,宇宙论基本模式便奠定了。他说:"道者,万物之奥。""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由之,体用论而具雏形。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于是,以道为核心的价值论正式建立。从此,道不仅成为道家、道教的最高信仰,亦成为中华民族心目中最高真理的代称。

    2007年03期 No.55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今古转型”中的扬雄经学观

    解丽霞;

    扬雄为西汉末年今文经学向古文经学转折点上的思想家,他在批判今文经学"固守一经"、"烦琐解释"的基础上,在创作《太玄》、《法言》时提出了代表古文经学的解经观念,主要包括"要合《五经》"的经学立场、"《易》为经首"的经典认知、"约卓艰深"的释经原则。

    2007年03期 No.55 130-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王雱《老子注》与佛教探析

    熊凯;

    本文结合王雱现存《老子注》文本,从佛家用语、援佛解老两个层面,对王雱《老子注》与佛教的思想关联加以考察,并进而对王雱经世致用的学术宗旨以及融会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特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2007年03期 No.55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胡宏经学思想初探

    蔡方鹿;

    胡宏提出经所以传义的思想,重理义、重道是胡宏经学的显著特点;由此批评汉学章句训诂之末;主张经史结合,把义放在经史之上;重"四书"及"四书"义理之学,其地位在"六经"之上。胡宏的经学思想体现了时代思潮的转向,为宋学与理学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007年03期 No.55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读任继愈先生第四次修订的《老子绎读》

    钟肇鹏;

    2007年03期 No.55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探索与争鸣

  • “王小波”名辨释

    段玉明;

    北宋初年四川农民起义的领袖、在中国农运史上首先提出"均贫富"口号的王小波,宋人又有将其称作"王小皤"、"王小博"者。作者经考证,认为此"小波"、"小皤"、"小博"均不是人名,而是氐羌系民族对巫师的称呼,"王小波"者,姓王的巫师也。

    2007年03期 No.55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论高等职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邱永成;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目标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文化的独特性,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使高职院校成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熔炉。然而,两种文化错位的现实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就业障碍,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从价值重构的角度实现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跃迁,进而从文化认同、文化渗透、文化对接三方面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2007年03期 No.55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中外文化交流

  • 越南访古札记

    李绍明;

    2007年初,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绍明先生应越南有关方面邀请,赴越南进行合作考察研究。在越考察期间,李绍明先生注意到了巴蜀文化与越南古代文化的关系,回国后在川做了几次学术报告,引起川内学术界很大兴趣,本文即是李绍明先生此次越南考察的一个简要札记。

    2007年03期 No.55 15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综述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