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论坛

文化传承与文化强国_文运与国运相牵 文脉同国脉相连

  • 中华文化论坛·文化传承与文化强国学术研讨会雅安倡议

    李明泉;

    <正>我们,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相聚在素有"天府之肺、熊猫家源、世界茶源"之称的雅安,探讨新时代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与会专家认为,以《中华文化论坛》刊名作为研讨会名称,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与进一步实施文化强国战略高度契合。在南方丝绸之路门户雅安举办"文化传承与文化强国学术研讨会",将茶马古道与重建新路贯穿、红军精神与时代意志结合,对推动文化强国

    2018年06期 No.146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 中华文化论坛·文化传承与文化强国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苏东来;

    <正>2018年5月24—26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人民网主办,中共雅安市委、雅安市人民政府、光明日报社四川记者站协办,《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中共雅安市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四川省旅游学会承办的"中华文化论坛:文化传承与文化强国学术研讨会暨雅州文化大讲堂"在四川雅安市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省内高校及科

    2018年06期 No.146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历史论衡

  • “五丁力士”新探

    刘国勇;

    "五丁力士"诞生在夏商时期,活动于陇南和川西北一带,属于氐系后裔。随着蜀族入主成都平原,"五丁力士"以祖先崇拜形式存在并广泛流传,后因其忠勇超绝形象而为古蜀人喜爱并升华为民间的保护神,具有镇宅辟邪的厌胜性质和功能。开明王朝时期,其形象被鳖灵部落采纳,创造出新的"五丁力士"形象,威慑各个部落。本文从神话学和民俗学角度入手,探讨其形象的生成与演变。

    2018年06期 No.146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4K]
  • 宋代郭允蹈史学思想述论——以《蜀鉴》为中心的探讨

    龙坡涛;

    两宋时期是我国史学迅速发展,史学繁荣的历史时期,著名史家及具有深远影响的史籍名著大量涌现,产生了纪事本末体、纲目体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史书编纂体例,对后世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蜀鉴》是宋代四川史学家郭允蹈所撰专记蜀中之事的著作,此书集中反映了郭允蹈的史学思想。本文试以《蜀鉴》为中心对郭允蹈的史学思想进行探讨,探寻南宋时期知识精英阶层忧患视域下的史学经世思想。

    2018年06期 No.146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 达赖喇嘛活佛转世系统与清朝皇帝的礼仪关系变迁及其政治意义

    陈沛杉;

    达赖喇嘛活佛转世系统与清朝皇帝的礼仪关系在历经一个世纪的演变之后最终形成达赖喇嘛向清朝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的历史定制,其体现出的鲜明的政治特征也以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表明:达赖喇嘛与清朝皇帝关系的实质主要是政治上的隶属关系,而非宗教上的檀越关系。

    2018年06期 No.146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 大型战役遗址保护利用的探索和研究——以古蔺四渡赤水战役遗址为例

    余书敏;

    古蔺四渡赤水战役遗址作为四川省唯一的大型战役遗址,是国内战争主题遗存的典型代表,对其保护对象的认定应根据战役内涵要素进行分类和评估,这样有利于阐释和还原战争历史的原貌而不是战争实物实体的原貌,在此基础上分别制定其专门的保护、管理和阐释体系。

    2018年06期 No.146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1K]

中外文化交流

  • 中国文化对韩国古典小说《兔子传》的影响研究

    杨信;

    韩国文学的发展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本文探究韩国古典小说《兔子传》借鉴先秦散文论辩艺术、吸收道教文化营养、借用中国历史地域文化元素,旨在揭示小说《兔子传》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联,以及中国文化对韩国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这对促进中韩两国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06期 No.146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5K]
  • 比较视域下的东西方浪漫主义艺术特质——以李白和李斯特为例

    曾宏;

    诗圣李白与钢琴之王李斯特,时间间隔11个世纪,空间相距8000公里,艺术门类不同、成就影响各异。不过二人美学主张、审美情趣及艺术风格存在特定关联度。本文拟从比较文化学的视域,对二人美学思想、审美取向、艺术风格进行比对分析,探寻东西方浪漫主义艺术的超时空密码,以及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进行文明互鉴的价值和意义。

    2018年06期 No.146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文学批评

  • 魏晋南北朝汉字字体考略

    顾盼;曾玉洪;

    魏晋南北朝是汉字由隶书向正书过渡的关键时期,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这一时期的汉字,隶书作为成熟的字体仍在广泛使用,同时楷书、草书也逐渐形成,行书形成并成熟,四体纷呈。本文对这一时期隶、楷、行、古文的字体特征作了具体描述。

    2018年06期 No.146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2K]
  • 论艾芜《南行记》交织反射的鸦片烟与青春气息

    张叹凤;

    艾芜早年成名作《南行记》,是以自身经历为线索的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可称中国现代文学以来第一部反映漂泊、流浪者生活的专题文学作品。内容常见交织并互为映射作用的鸦片烟与青春气息,形容与烘托了近现代中国特别是西南边疆地区所受列强经济侵略戕害的后果,从精神与经济双重领域所展示的颓废;作品中显现、渲染的青春气息,则凸显了边疆地区生态自然以及人性向善的力量,有生存与毁灭的象征寓意,也有现象学的元素。

    2018年06期 No.146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1K]
  • 真实乃文学的生命——杨牧诗歌艺术探讨

    林平;

    杨牧,中国当代新边塞诗人,他的作品扎根于大西北,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过艺术提炼和概括,达到了艺术真实的高度,具有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主观的真实和诗艺性的特征。由此,使他的诗歌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当代新边塞诗的一座丰碑。

    2018年06期 No.146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文化建设

  • 媒介文化视域下的手机支配性研究

    李红英;

    在当前的媒介文化境遇之下,手机支配性已悄然生成,并在时空感、便捷性、娱乐度、审美观以及商业化等维度,引发多维核心价值理念的重新建构。但是,手机支配性的生成在健康、安全、沟通以及强迫症结等方面引发了强烈的社会焦虑感和针对性批判。对此,需要从手机支配性所处特殊境遇出发进行时代深思,即在明确手机支配性正反影响的基础上,更好地运用手机技术,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服务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018年06期 No.146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5K]
  •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依托: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与创新

    杨海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多地开始追求优质的精神文化满足。由于文化的、历史的原因,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以免费服务为广大人民提供了重要的公共文化交流场所,而基于图书馆总分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引入,拓宽了人们创新发展的空间。这种基于制度的完善、网络技术高度集成、多种公共文化资源共享的服务网络,随着图书馆改革的不断深化,将提供真正均等化的并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文化服务。

    2018年06期 No.146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 微传播时代大学校园不良文化的生成与疏导

    潘劲;

    微传播时代大学校园不良文化的滋生,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责任意识、心理健康以及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微传播时代大学校园不良文化危害的生成,是社会变革转型、微传播技术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生自身能力等多维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应当认清大学校园不良文化客观存在的必然性与长期性,继而依托校园主流文化的维护、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网络环境的改善,消解不良文化对大学生的危害,助推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繁荣,保障广大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018年06期 No.146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2K]
  •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弘扬传统文化刍议

    王雪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弘扬传统文化意义重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建设重要一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弘扬传统文化对于提高高校建设、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大意义。而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则应当从政策师资的支持、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和营造高校校园文化氛围三个方面进行。

    2018年06期 No.146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1K]
  • 激活新文艺群体的双创动力——浅析如何加强对区域(地方)新文艺群体的团结、组织和引导

    杨帆;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为更切实地探寻各地区推进新时代文艺工作的发展,本文将从激活新文艺群体双创动力的角度,来阐释在新时代发展条件下,区域(地方)如何团结、组织和引导这些创作文艺工作基层和第一线的生产者、发展者和推动者,凝聚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文艺双创能力,为繁荣发展中国文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不可或缺的文艺力量。

    2018年06期 No.146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3K]
  • 以创办乡村村晚和乡村民俗文化陈列馆为突破口筑牢乡愁的思想道德基础

    吴胜;

    本文通过对乡愁记忆的理性分析、对乡村文化的全面梳理、列举我国乡村村晚和乡村民俗文化陈列馆的生动实践,提出创办乡村村晚和乡村民俗文化陈列馆、筑牢中国子孙记得住乡愁的思想道德基础的方法途径。要加强调查研究,找准"村晚""陈列馆"两个乡愁着力点;要坚持科学规划,打造"村晚""陈列馆"两个乡愁品牌;要坚持政府主导,借力社会力量运作。从而实现政府、个人、乡村三盈的可喜局面和良好氛围,共同推动中国乡愁记忆向纵深发展,使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

    2018年06期 No.146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1K]

艺术视野

  • “汉唐古典舞”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形象研究

    王海涛;刘妍汝;

    "汉唐古典舞"作为中国古典舞对历史继承的一种创新路径,成为在跨文化语境下中国古典舞话语体系文化自觉、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从身体语言创造层面,"汉唐古典舞"是以当代创造,而非"复古"的形式确立。创建者孙颖以"形""神"关系之间的有效转化接洽历史,实现舞台形象的文化隐喻。在以"仪式""时代风尚""乐生精神"为递进向历史回溯的过程中,以形象回归对历史、传统的守望。

    2018年06期 No.146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9K]
  • 传统文化元素在戏剧海报中的应用

    刘彤;

    戏剧海报是戏剧艺术发展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的文本载体。深入研究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视觉表现手法,将有益于戏剧作品借助平面艺术的感染力、冲击力、传播力快速进入公众视野,唤起受众的热情与关注。本文提出采用"互文叙事"提升戏剧海报的文化内核,用"视觉传达"手法彰显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018年06期 No.146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5K]
  • 关于古典音乐的随想

    刘火;

    中国的五音记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定型。但由于历代曲谱始终囿于上层,以"秘籍"的方式存在,极大地妨碍了古代音乐的流传与传承。在改朝换代的历史演进中,少数保留下来的曲谱也成为"不可读"的符号,而导致古典音乐的失传。是为中国音乐史上的一大憾事。

    2018年06期 No.146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 “书画同体”原义及成因分析

    杨梓艺;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书画同体"这一创新性观念后,历代阐释、研究者甚众。本文立足于回归原境之方法论原则,探寻"书画同体"原义及张彦远为什么会提出"书画同体"。

    2018年06期 No.146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3K]
  •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电影评论的历史沿革及未来方向

    峻冰;杨曦佳;

    电影评论也即电影批评作为传统电影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作为艺术评论之一种,分为区别较为明显的两类:介绍性电影评论和研究性电影评论。电影评论作者亦可分为学院派和职业影评人两类。介绍性电影评论和研究性电影评论都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因为二者都是历史进步的产物,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产生过且继续产生着积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电影评论历经二十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开拓创新,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蔚为大观,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后期的锐意进取,以及新世纪以来的薪火相传,成为中国电影评论界一道璀璨的风景线。尽管期间也有过低谷(尤其是介绍性电影评论),但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文艺繁荣的时代东风,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包括四川电影评论在内的全国电影评论必将重铸辉煌。

    2018年06期 No.146 106-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4K]
  • 从电视戏曲真人秀节目看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李金兆;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如今也遭遇了传播困境。电视戏曲真人秀节目给电视戏曲乃至中国戏曲注入了一股创新的清流。但电视戏曲真人秀节目也存在偏离主题、坚守与创新脱节等问题。只有做到雅俗共赏、坚守与创新相统一才是中国戏曲未来发展之路。为此,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统一、戏曲主题和节目包装形式统一、电视戏曲和多媒体融合的立体传播统一、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相统一、普及与提高和普及与观赏相统一。

    2018年06期 No.146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7K]
  • 新形态生涯的二维解释框架:以艺术家为例

    刘婷婷;谢晋宇;李忠鹏;

    新形态生涯的出现给生涯研究提出了巨大挑战。现有人力资源开发和生涯开发研究对此关注不足。本文以具有先锋就业和生涯实践的人群代表——艺术家为对象,围绕"生涯"线索,即"准备进入职业生涯""从新手到新星""从新星到中坚力量""从中坚力量到大师"形成第一个分析维度——纵向成长维度;围绕"层面性"线索,即"个人过程""人际过程""组织与社会过程"形成第二个分析维度——影响成长的横向因果维度,剖析二维交叉形成12个关键成长节点和成长问题。这个整合性的解释框架提供了一个新形态生涯的分析模型,对于梳理其成长问题具有参考价值,并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最后,本文进一步对不同关键节点上的成长策略进行了总结和探索。

    2018年06期 No.146 120-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9K]

民族民俗文化

  • 阜新地区蒙古族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及保护对策

    韦宝畏;刘馨阳;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日益重视。本文以阜新蒙古族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阜新蒙古族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基础上,构建了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体系,揭示了村落空间布局、传统建筑、传统民俗和曲艺技艺所具有的多元复合文化价值。针对阜新蒙古族传统村落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分层保护,划定相应保护范围、统一风格,保护村落风貌特色、功能完善,传统建筑改造再生、场所植入,完善村落空间功能、环境整治,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整体性保护策略,以期能为当地蒙古族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有益借鉴。

    2018年06期 No.146 131-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7K]
  • 新疆维吾尔族印花布艺术的美学分析

    刘洪;

    在我国各民族的印花布技艺体系之中,维吾尔族印花布艺术独具特色,这有赖于其审美风格的多重建构:在艺术特色上,植物、几何、器皿或宗教建筑等纹样图案,以及这些图案的色彩搭配,加之艺人的自由创作等都使印花布传达出独特的审美与生活情趣;在审美空间上,维吾尔族印花布饱含着历史文化传统与地域文化景观,多元交融性与极强在地性并行不悖;在审美情境上,维吾尔族印花布审美风格的生成及变迁,受宗教信仰、生活实践和情感表达等多方面的支配。

    2018年06期 No.146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4K]
  • 郑怀贤“武医”思想研究

    卿光明;冯媛媛;何颖;

    郑怀贤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武术家、中医骨伤专家,郑氏武医流派的开创者,为武学、中医骨伤学、武医教育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后世尊为"武医宗师"。作为"武医结合"典范的郑怀贤,受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时代语境的框定,燕赵地域"忠诚正义"文化与清末民初武术家"宽容大义"集体人格的陶染,不仅承继"武医结合"的文化传统,而且拓展了以武养德、以医从善内涵,其"以人为本、谦和仁爱"的人文关怀,"躬身践履、开创博纳"的实践精神,对探寻当下武术发展进路、解决武医分化、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2018年06期 No.146 143-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7K]
  • 论历史观在中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姜青松;韩彦君;罗建;罗才贵;

    中医学的理论与实践,可随着社会历史时期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医家的各自特点,及中医学人的不同阅历,显现出不同的特点,是源于壮硕根本的枝叶变化。历史的观察方法,要求我们用动态的眼光分析看似静止的现象,抓住源,弄清流,分析出原因,对于我们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8年06期 No.146 14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7K]
  • 赵姓的姓氏来源考析

    何梅琴;

    赵姓的姓氏来源历史悠久。赵姓和嬴秦有着共同的血缘始祖黄帝,按父系传承是少昊之后,按母系却是颛顼之后,但少昊和颛顼均为黄帝之后。到皋陶、伯益一支时,伯益才能十分突出且擅长调训鸟兽,因功被舜赐名嬴姓。伯益之后,秦兄赵弟,至造父一代乃得赵姓。造父擅长驯马和驾车,因功被周王封地赵城,赐赵姓,此后赵姓源远流长。

    2018年06期 No.146 15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 传世珍宝鉴赏

    <正>名称:逸公加彩小壶时代:清材料:紫砂类别:水具收藏处:首都博物馆逸公,即惠逸公,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的著名紫砂艺人。此时正是紫砂陶的全盛时期,紫砂器皿门类齐全,造型丰富,制作精巧,注重装饰性。惠逸公的作品深受明末清初惠孟臣小壶型制影响,善于制造小壶,其精细纤巧堪与孟臣壶媲美,世称"二惠"。此壶壶体小巧,壶上加彩,玲珑剔透。造型近似梨形,半球形盖,月牙形钮。腹上部出短直流,圆环把。紫胎泥土上施深浅蓝

    2018年06期 No.14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 词体日记

    李明泉;

    <正>~~

    2018年06期 No.146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 下载本期数据